11月6日,原江苏师范大学校长、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任平教授学校邀请,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出场路径与当代使命》的专题报告。报告会由副校长安涛教授主持,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师生300余人聆听了报告。
任平教授重点围绕“什么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和“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使命”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述。任平教授以十九大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和理论判断为切入点论述了“什么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一是要以创新的态度而不是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要避免身体进入21世纪头脑还在20世纪的现象,要把马克思主义变为当代中国人鲜活的实践、变为当代人的思想;二是要从新时代的时代特质、时代问题、时代主题、时代矛盾和时代使命等语境出发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三是要正确处理好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同时既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国外马克思主义,也不能以国外马克思主义剪裁中国马克思主义;四是要正确处理好经典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要研究清楚马克思主义在不同时代的出场语境、出场路径和出场形态;五是在新时代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正确地解答中国和人类在21世纪面临的重大问题。
任平教授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新时代“三个意味着”的重大概括为切入点,从新旧全球化时代的语境变化出发,论述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要着重研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史、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世界与中国的关系、人类现代性道路等重大问题。他还特别强调要关注当代世界资本的创新逻辑、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时代观、新时代矛盾变化、社会发展新阶段新目标、党的建设等问题,要善于将中国经验的特殊性在新的时代上升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普遍性。
任平教授还从坚守中国立场,聚焦中国问题,总结和概括中国经验与中国智慧,升华为理论视域,构建中国理论等角度阐述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责任与使命。
安涛在主持报告时指出,任平教授的讲座既有严密的逻辑性又有很强的理论纵深性,既有历史感又有时代感,报告立足新的时代语境深刻阐述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应该关注和注意的重要问题,特别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和时代使命。他要求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树立理论创新的自觉意识,主动肩负起坚持、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在深化理论研究中提升育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