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甘肃省哲学学会、甘肃省敦煌哲学学会、中共甘肃省委党校、甘肃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2016年“文明互鉴与哲学创新”学术研讨会于2016年7月30日至31日在甘肃省委党校召开。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全省各高校、各学术研究机构专家和学者及我院8名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开幕式由甘肃省哲学学会副会长、甘肃省社会科学学院院长、研究员王福生主持。

开幕式上,甘肃省敦煌哲学学会名誉会长杨利民教授做了讲话。他强调,在国家“一带一路”和华夏文明建设这样的大背景下研究敦煌哲学,既具有战略意义,又具有时代意义。敦煌哲学既尊重学术规律,又注重学术创新,体现了情感与理性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会会长侯才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在愈益全球化的背景下,要以重塑主体性或构建合理的主体性为基石来构建整个当代中国哲学话语体系。中央党校哲学部主任冯鹏志教授致辞并指出,敦煌哲学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实践,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国家战略与地方文化的结合。甘肃省哲学学会会长、兰州城市学院院长陈晓龙教授强调,选择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甘肃举行“文明互鉴与哲学创新”主题研讨会,时下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其一是哲学创新离不开文明交流互鉴,特别是文明间的交流与交往越频繁,哲学的创新则越深刻;其二是密切关注现实问题是甘肃省哲学学会的一贯做法;其三是甘肃作为华夏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它在各种文明互相交流和借鉴中发扬光大,特别是敦煌文化已成为文明互鉴的成功结晶和最好诠释。
我院教师徐瑞仙博士和贾来生博士作为代表进行发言。会上徐博士作了以“文化自信助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主题的发言。她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重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既要避免文化自大,又要消除文化自卑,文化自信成为助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贾来生教授所作发言的题目是“道教生育文明的核心理念及其现代价值”,他指出道教生育文明的核心理念是其更强调维护人口性别比例的生态平衡,在今天这些思想无疑具有现代价值。
在闭幕式上,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会会长侯才、甘肃省哲学学会会长陈晓龙教授、甘肃省敦煌哲学名誉会长杨利民教授分别作了总结。甘肃省哲学学会秘书长、天水师范学院科研处处长王文东教授指出,这次“文明互鉴与哲学创新”学术研讨会从多角度、多视角、多范式切入主题,既拓宽了我们的理论视野,也深化了对这一主题的研究。最后,甘肃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范鹏教授对本次“三会合一”进行总结,他指出这次会议可谓是“群贤毕至、名家涌集”、“合三而一、通而不同”、“格局高、格调大、水平高”。希望今后与各位专家、学者一起努力,扩大哲学年会的影响力。最后,他对本次会议付出辛勤工作的所有单位和人员表示了感谢。
2016年“文明互鉴与哲学创新”学术研讨会在甘肃省委党校的召开,既拓展了人们的哲学思维和理论视野,又为大家提供了一个高级别的学术交流平台,还将有力地推动和促进华夏文明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