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思想政治理论课余明远名师工作室工作方案

2020年10月10日    编辑:马克思主义学院

一、工作室软硬件建设情况

(一)按照标准建设

天水师范学院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申报工作,在硬件建设上提供多方面支持和保障。学校根据工作室建设标准,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已经购买工作室所需图书资料及社科期刊,基本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期刊杂志全覆盖;已建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训室,计划按标准配置专门办公用房、计算机等办公设备,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办公经费、成员津贴核算标准等均予以倾斜;专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创造条件支持工作室开展科学研究。

(二)多元化投资建设

在工作室专项建设经费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创新经费使用办法,充分发挥省重点学科和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培育)建设经费、学校重点学科支持经费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经费对工作室的杠杆作用,使有限的经费形成最大的合力与最优的效益。

(三)其他情况

本工作室依托甘肃省马克思主义联盟陇东南分联盟(天水师范学院发起成立)、天水师范学院陇东南红色文化研究院、天水师范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天水师范学院甘肃华夏文明与产业文化研究中心、天水师范学院关陇民间美术研究所、天水师范学院校史馆等校内研究机构等,骨干成员既有共同的爱国主义研究指向,又分别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研究重点,为本工作室的研究奠定了宽厚的基础。

二、工作室目标和定位

(一)工作室建设目标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按照《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9年本)》《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等文件要求,在甘肃省委教育工委、甘肃省教育厅的统一领导之下,根据甘肃省教育厅思政处与天水师范学院的具体指导和要求,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主线,以“六项要求”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以“八个统一”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按照《甘肃省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遵循《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要求,努力将本工作室打造成为陇东南地区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爱国主义教育研学基地。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有爱国情怀的人讲爱国。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采取互动式、启发式、交流式教学,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着力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充分发挥本工作室在陇东南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爱国主义教育研究和实践探索中的先行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成为在陇东南地区有较高知名度、在全省有一定影响力,教学科研实力强,发展特色鲜明的工作室。

(二)工作室基本定位

1.区域定位:立足天水,面向陇东南地区、辐射甘肃。

2.对象定位: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和学生为教育培训对象。

3.方向定位:聚焦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统筹推动陇东南地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弘扬民族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用身边文化教育身边学生,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特质与青少年成长成才需求精准对接,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文化自信、增强爱国情怀。

4.内容定位:精选和整合陇东南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根据不同阶段青少年的兴趣点和接受习惯,确定大中小学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创新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以达到精准教育的目的。

5.特色定位:加强顶层设计,将基本教育要求和区域文化实际结合起来,将全面覆盖和突出重点结合起来,从内容和方式两个维度,创新对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模式,既保持整体教育的持续性和系统性,又凸显具体教育的差异性和针对性,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贯穿大中小学教育教学全过程。

三、工作计划

(一)首期工作计划(2020.4-2021.4)

1.按照标准规范建设与运行。通过一年的建设与运行,确保工作室的管理和运行符合《甘肃省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依托甘肃省马克思主义联盟陇东南分联盟,天水师范学院陇东南红色文化研究院、天水师范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天水师范学院甘肃华夏文明与产业文化研究中心、天水师范学院关陇民间美术研究所、天水师范学院校史馆等校内研究机构,形成一支骨干成员职称、年龄和学缘、学历等结构比较合理,研究方向聚合,具有较为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研究、教育和培训队伍。

2.形成各具特色的教育培训内容。聚焦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基于天水市“五县两区”的文化资源实际,进行深入系统地挖掘整理,形成各具特色的教育培训内容:在天水市秦州区、麦积区中小学重点进行伏羲文化教育;在清水县中小学重点进行轩辕文化教育;在武山县、甘谷县中小学重点进行革命文化教育;在秦安县中小学重点进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在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中小学重点进行民族团结教育。

3.挖掘整理陇东南红色文化资源。联合天水师范学院陇东南红色文化研究院,根据中共甘肃省高校工委、甘肃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红色基因传承行动”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建设陇东南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库,出版陇东南红色文化系列丛书,开发陇东南区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资源,丰富教育内容,增强教育的感染力。

4.探索爱国主义“三进”路径。组织研修学员探索对自己所在地的爱国主义教育文化资源由教育内容转化为教材内容进而成为教学内容的方法,注重落细落小落实、日常经常平常,构建切实可行的爱国主义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的路径。

(二)三年建设期工作计划及具体措施

1.优质高效地完成教育培训任务。通过名师示范引领、指导辐射、团队合作探讨,优化培训内容,改进培养方式,提升培养质量,培养1-2位在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教学名师,培养3-5位教学秀骨干教师,培养30名左右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力争以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改革创新的意识,突出的教学效果、鲜明的教学特色,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分层次教育培训。通过深入系统地挖掘整理天水市“五县两区”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教学资源。义务教育阶段以情感培养和行动学习为主,逐步增加认识提升的分量;高中阶段以认识提升为主,辅以情感培养和行动学习;大学阶段以理论学习、行动学习为主,辅以情感培养,形成系统性和针对性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和培训内容。

3.开发多类型培训方法。遵循规律、创新发展,开发并积极推介多种形式的富有爱国主义气息的微课、微视频等教育资源和在线课程,与陇东南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立常态化的全方位联系,促进爱国主义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深度融合,形成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的有机结合的教育体系,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有效性。

4.举办教学观摩与比赛。联合宣传和教育部门,在天水市“五县两区”大中小学定期轮流举办爱国主义教学观摩与比赛,鼓励和指导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利用本地爱国主义文化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将成功的做法和经验推广,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

5.充分发挥工作室的引领带动作用。利用天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省级重点学科优势,整合研究力量、重点对陇东南地区爱国主义文化教育教学进行开发与应用研究,形成特色优势学科,培育省级一流特色学科,力争获批以爱国主义教育为特色的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6.形成与省内各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室的协同合作机制。与省内各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室加强业务合作、人员互访、经验交流,虚心学习其他名师工作室的优点和特色,查漏补缺,共同进步,推动甘肃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研究水平的提高。



上一条:甘肃省思想政治理论课余明远名师工作室工作总结

关闭